如何選擇一頂靠譜的摩托車頭盔

  2020-12-16 14:38:31
  

市面上的摩托車頭盔多如牛毛,價格高低不一,品質也參差不齊,新手難免會有眼花繚亂的感覺,不知該如何下手。


一分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市場規律,價格高的不一定就是品質出色,但是價格低的一定沒有什么好貨,首先要記住這一點。


先說說頭盔的安全標準,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有三種摩托車頭盔安全檢驗標準,分別是DOT標準,ECE標準和SNELL標準。



DOT標準是美國的頭盔檢驗標準,DOT即為美國運輸部的字母縮寫,這個頭盔安全標準是強制性的市場標準,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所有摩托車頭盔必須滿足這個安全標準才會被允許銷售,檢驗標準包括平面,半球,穿刺三種檢驗手段,由美國相關部門抽檢實施。這套標準由于歷史比較“古老”,目前已經不再是高端頭盔的安全標準,比較落后。



ECE摩托車安全檢驗標準是目前高端頭盔的主要滿足標準,是歐盟市場生產和銷售的頭盔滿足的主要標準之一,安全等級上要比DOT標準更嚴格。


最后就是SNELL安全標準,這個標準屬于是專業級別的,很多職業車手佩戴的專業頭盔都是滿足這個標準,要求更嚴格,安全等級更高。


再說說頭盔的殼體,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頭盔殼體材質主要分為熱塑性塑料,玻璃鋼,碳纖維材質這三種,熱塑性塑料是不適宜用來制造摩托車頭盔的材質,耐沖擊能力很差,價格也最低廉。如果你相中了一款頭盔,卻沒辦法得知殼體的材質,那么建議放棄。


但是聚碳酸酯的材質也是屬于熱塑性塑料中的一種,他的物理特性要比普通熱塑性塑料要好,而且價格便宜,他常常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組合在一起,這就是常見的所謂ABS工程塑料材質,這種材質的頭盔外殼具有不錯的耐沖擊性能,一般是中低端頭盔的首選外殼材質。


玻璃鋼是玻璃纖維的俗稱,物理特性要比ABS工程塑料更好更穩定,而且能經受時間的考驗,是中高端頭盔的首先材質。


碳纖維材質的外殼一般都是與芳綸凱夫拉高分子材料組合而成,碳纖維材質有很好的結構強度,而后者的抗拉能力非常優秀,因此組合在一起是絕配,不僅強度高,而且重量也很輕,唯一的缺點就是貴,一般是高端頭盔選用的材質組合。


緩沖層也是頭盔的主要組成部件,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由于緩沖層的存在避免了你的腦袋在受到撞擊時不會受到強力的震蕩,其意義非同小可。


目前大部分摩托車頭盔的緩沖層都是EPS泡沫材質,但是這里面也有講究,好的頭盔緩沖層應該是雙層或者多層EPS泡沫組成,外層堅硬內層柔軟,能分別對強度不同的沖擊起到良好的吸收作用,而廉價的頭盔一般只會籠統告訴你是EPS泡沫的緩沖層,不會告訴你有幾層組成,那么大概率的是單層泡沫。




再說說內襯,內襯一般不會直接起到保護作用,它的功能是將頭盔完美的貼合你的頭型,起到固定和提升舒適性的作用,一般廉價的頭盔內襯都是不能拆卸的,這樣在夏天的時候,頭部出汗較多的情況下,會很快把內襯濕透,然后第二天你不得不繼續戴著這頂散發著難聞氣味的頭盔,很難清理干凈內襯上的汗漬。好的頭盔內襯都應該是可拆卸式的,不僅如此,連內襯內的海綿也能單獨拆卸下來,這個設計雖然沒什么高技術含量,但是會顯著增加廠商的成本,因此,只有那些真正將品質放在首位考慮的廠商才會有這樣的設計。



再說說頭盔的尺寸問題,這個也能鑒別一款頭盔是不是良心產品。


一般而言,大多數頭盔的外殼尺碼都只有一種或者兩三種,內部根據你的頭部大小設計成SM,M,L,XL,2XL等等,這樣會顯著節省開模成本,但是這樣一來,如果你的頭部尺寸偏小,那么也會和其他頭部尺寸較大的頭盔共用外殼,在外觀上就不太協調,戴這種盔,你會感覺自己像一顆蘑菇,而且頭盔的重量也上去了,而那些較大尺寸的頭盔由于要遷就同一個殼體,不得不削薄緩沖層厚度,這樣又會帶來防護強度不足的問題。好的頭盔一般都是一個尺寸一個外殼,每個尺碼都有相應大小的外殼,這樣才能做到重量與防護兼顧。


再說點小常識,頭盔的系帶以雙D扣為最佳,這種結構的系帶能承受更大的拉力,而各種快速解脫的系帶雖然方便是很方便,但是強度較差,極端情況下可能會承受不住拉力脫落。



全盔的保護能力最好,雖然它使用起來不太方便,但是保護性最佳,各種活動揭面盔,3/4盔,半盔都無法與它相比,盡量選擇全盔能提供最好的保護能力。



頭盔的重量很重要,過重的頭盔不僅是預示著用料廉價,而且佩戴舒適性差。半盔一般不要超過800克,越野盔一般不要超過1200克,全盔一般不要超過1500克,注意看廠商有無標注頭盔的重量,一般而言,敢于標注頭盔重量的頭盔都不會差到哪里。


聲明一點:此文驃騎府截取了不少品牌的截圖,并沒有貶低與抬高某個品牌的意思,只是以舉例的方式加以說明需要表述的意思而已。